法华媒:“洋医院”入驻 中国医改探路正当时
中新网8月29日电 中国官方近日降低“洋医院”入华门槛,允许外资在北京、上海等7省市设立独资医院,并将医院的设置审批权限下放到省级。法国《欧洲时报》29日评论称,对于外资来说,这意味着投资中国的渠道又增加了一种,中国巨大的医疗服务市场向国际资本开放;对于中国民众来说,最关心的莫过于,该政策能否让“看病贵、看病难”问题得到缓解?
据报道,中国人主要去两种医院就诊,一种是公立医院,那里看病放心,但病人扎堆、要排长队,另一种是民营医院(或者股份制医院),费用相对低廉,但鱼龙混杂,医德医术未必让人放心。不管是医院数量还是看病人次,公立医院都占绝对优势,医疗资源的过度集中,导致近年“看病难”问题不断凸显。
现在外资医院进入中国,相当于给了中国人第三种选择。遗憾的是,这种选择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。外资医院的特点是“高大上”,提供的是高端医疗服务,决定了其覆盖的服务对象也必定“高大上”,即有钱是基本条件,不外乎在华的外籍人士和中国本土的有钱人。医生好,设备好,环境好,服务好,但就是贵。有钱阶层有的不差钱、有的有商业保险埋单,而普通人持有的基本医保卡在此却无用武之地。
从这个角度看,外资医院可以分流小部分富裕的就诊者,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级会诊,但分流有限,对改善中国整体的医疗服务质量尚无直接助益。投资一家高端医院,前期投入大,但后期却可能面临接诊量不饱和的问题,毕竟更多病患属于价格敏感者。这样一来,给少数人服务的贵族医院,很可能门前冷落车马稀,陷入与民营医院一样“吃不饱”的境地。
就此否定外资医院入华对医改的意义,就显得武断了。根据官方的思路,深化医改要政府和市场“两手抓”,政府之手兜底基本医保,市场之手提供“私人定制”。引入外资医院正是市场之手的一次试水。在直接撬动“看病难”块垒难度大的背景下,侧面出击,缓解一步是一步,一来测试高端医疗的容量极限,二来测试病患的反应,看能否通过医疗服务项目优化以争取到“中间地带”的人群。
这些“中间地带”的病患,也正是商业健康保险推广的重点对象。中国总理李克强近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,要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,与基本医保形成合力,助力医改。购买了商业健康保险,就可以报销基本医保以外产生的额外费用,即便到医保难以覆盖的外资医院看病也无须担心了,可以减轻病患家庭的负担。中国人需要改变保守的保险观念,为自己的健康多上一道保险栓。
外资医院入华,不仅仅是硬件立起来,“软件”即配套政策也要快速跟进,如医生资源的配置、进口药的定价、医保卡的适用性问题等。很看重外资医院的优质医疗对公立医院的“鲶鱼效应”,但只有让公立医院产生真实的危机感,如发生病人明显流失现象,“鲶鱼效应”才能真正发挥。原先民营医院不能刷医保卡,但现在各省已相继纳入医保定点,那么外资医院是否也能在一定范围内打开医保通道,在公益性与经营性之间平衡好,惠及更多人群?
外资医院并非医改的“救世主”,但却是医改的新试验田。用创新机制激活社会资本(不管境内还是境外),给公立医院减负,打造多层次医疗体系,盘活、平衡医疗资源,让民众看得起病、看得上病,这是近年来医改的方向。
医疗应以治病为首要目的,属于特殊领域,不能等同于经济门类。相对平等、优质的医疗是反映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窗口,相信在考虑“创新激活”机制时,医改能把持这一根本的方向。